2022-01-24

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之間的纏鬥

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之間的纏鬥


以下文章來源於autocarweekly ,作者autocarweekly

特斯拉終於在歐洲市場上丟掉了新能源霸主的位置。



就在近日,歐洲市場十一國2021年的電動汽車銷量Top 20榜單出爐。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,大眾以12.43萬輛的成績超越了特斯拉(11.57萬輛),站上了榜首。 其實,在很早之前我就已經說過,相較於新造車品牌不斷冒尖,不斷挑戰傳統汽車廠商的中國市場而言,歐洲消費者在選車時依然顯得很傳統,就算是選新也新得很”老”。

在歐洲市場之上,除了站上榜單第二的特斯拉之外,前十位的排名依然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牌汽車集團。 雷諾、現代、標緻、起亞、奧迪等,似乎歐洲市場與中國市場,已經宛如平行世界。 在電動車時代,這些品牌似乎在歐洲成立了一個「根據地」,並因此而有了「反攻」回中國市場的可能性。

所以,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,看起來剛剛穩住的新勢力們,是否能夠應對「老勢力」們在電動車市場的反撲?



當大象轉過了身,就勢不可擋了


如果要問我的觀點,我顯然會把自己的那一票投給那些擁有過百年底蘊的老廠商們。 這並不僅僅因為我是李斌搞不懂的那群人,更重要的是,作為一個學汽車工程專業的人,我總是相信體系的力量,OEM的力量。 我從來都相信,一旦百萬級的OEM體系轉向電動車的生產,那麼其加速度將很難被抵擋。



傳統的汽車三大件,雖然隨著造車舊時代的逐漸遠去而不再佔有那麼重要的位置。 但更好的裝配工藝,更好的零部件適配,更好的底盤調校,依然將成為一輛好車的衡量標準。 而在這一點上,新造車實力似乎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搞懂。 畢竟,底蘊這個東西還是很難速成的。

而如今毫無疑問的是,歐洲的老牌豪門們已經拉開了全力衝向電動化時代的序幕。 早在去年的IAA上,BBA三大豪門就快速出車,並且公佈了自己到2025年的電動化路線圖。



隨之而來的事情我們都看到了,賓士的EQ系列已經基本成型,同時旗下的Smart也明確了要完全電動化的目標;大眾ID.系列產品體系也已經完成。 如今在中國市場上,南北大眾都已經開始蓄力推廣ID.車型,並取得了不錯的銷量(去年不足一年的時間,ID.銷量已經超過了7萬輛)。

當然,瞄準了電動化趨勢的還不止於德系品牌,還包括法系。 在不久之前宣佈即將離開中國商用車市場的雷諾,其實也早有了這方面的打算。 早在去年年中,他們就宣佈將在2030年將旗下90%的產品電動化。

而就在前幾天,雷諾將這一計劃再次提速,目標KPI被提升至了100%。 顯然,這是一個破釜沉舟的計劃,對於在2021全年依然可以在全球市場賣出近270萬輛車(儘管同比下降了4.5%)的雷諾而言,是什麼促使他們下了這樣的決心?



毫無疑問,老牌豪門們都不約而同地聽到了——時代在召喚。

對於這些豪門來說,設計製造能力是現成的,產品系列化的速度也遠非白手起家的新勢力們,以及從科技領域破圈而來的「技術宅」們所能比擬。 不論是油改電,還是搞個新平臺,他們都有能力將時間成本大大縮短。

畢竟,大象轉身儘管緩慢,但一旦轉過來、衝刺起來,這個勢能是誰也不能小覷的。



抓住智慧,才能贏得生機


既然大象衝刺起來了,那麼新造車們是否就已經毫無機會了? 顯然,不論是誰都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。 因為有一個很細節的問題埋藏在其中,那就是電動車是否等於智能汽車?

純電動車的能源模式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方向。 畢竟,汽車新能源化的最終目的只是節能減排,降低人類出行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污染,而電動化只是一個可以嘗試及探討的方向而已。



目前,氫燃料電池車依然似乎看起來是一個更優選,只要解決燃料運輸成本的問題,其補能時間顯然讓其在與電動車競爭的過程中更佔優勢。 因而,當我們討論新造車時,其實電動化僅就目前看起來,都並非確定的最終解決方案。

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汽車智慧化的方向。 就現在而言,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將未來的出行生活,打造成由車輛自動駕駛,並基於此為消費者構建一個舒適的移動出行空間。 當前,不論是困於技術瓶頸,還是受限於法律法規,所有正在造車的品牌都被阻擋在L3級智慧駕駛輔助級別之下而無法再得寸進。

因而,在這一點上,目前不論是新造車還是老廠牌,能做的就是將車輛堆料,以及為使用者打造更具科技感的智能駕駛座艙,使用效果更佳的人機互動體驗。 其中的差異,僅僅在於好用與否。



但這些只是枝節,智能駕駛才是主幹。 就在去年末,賓士S級的L3級智慧駕駛輔助,獲得了在德國合法上路的許可;與此同時,就在剛結束的CES展上,智能駕駛領域重要廠商Mobileye的PPT上,也寫上了寶馬7系。 這也似乎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佐證,寶馬的L3應該很快就會到來。

奧迪則更狠,早在2019年就關閉了L3級智能駕駛輔助的研發,轉而一邊研發更好的L2級智慧駕駛輔助,一邊直接越級研發L4級自動駕駛。 要干就幹票大的,簡直望之令人生畏。

所以,老廠牌們早就看穿了一切,並主動將未來汽車的靈魂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。

但,未來汽車的靈魂似乎並不止智能駕駛這一個。



有雄厚的積澱

也有體系的羈絆


在當今這個時代,如果我們討論汽車產業,僅僅將目光投放在汽車產業上,顯然格局就小了,因為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同行,而是跨界。

就在月初,萬能索尼進入了造車的行列。 讓包括我在內的所有「索尼大法」愛好者都感受到巨大的驚喜。 但就我的觀察而言,在數碼科技幾乎所有硬體領域都處在第一梯隊的索尼,其實依然不是造車廠商們最大的威脅。 更巨大的威脅,似乎來源於那些靠軟體取勝的公司。



你知道我說的是蘋果,我說的是谷歌。 儘管看起來,他們的造車之路無比坎坷,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憋一個大招。 這些將目光投向更好的應用介面,更好的操作系統,乃至於AI領域的大能們,不知哪一天就能如賈伯斯當年,從牛皮封中取出MacBook Air那樣,給你來個大驚喜。

當然,有看起來不順的,還有看起來搞挺好的。 華為目前似乎看起來就挺好。 雖然余承東一直表示華為不造車,但他們所開發的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,所想要實現的野心,遠比造車來得更大。

華為有自己的一整套邏輯,在華為的全棧解決方案中,智能駕駛、智慧座艙、智慧網聯、智慧車雲都繼承在了一起,甚至還擁有AR-HUD這樣的智能化部件。 也就是說,如果很多人認為元宇宙還在網路遊戲中,華為則有可能將之實現在汽車之上。



如果說,汽車大佬們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了智能駕駛,那麼華為將目光投向了打造有生命的汽車這個更宏大的選題之上。 而所有的汽車,都是這個生命的載體,也就是在更早時候人們熱議得最多的”靈魂”與”軀體”的關係。

現在的問題是,誰能願意開放出這個軀體。 賽力斯? 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完全理想的選項。 更多時候,誰也不會放棄自己對於身體的掌控權。 上汽的陳虹不會、大眾的迪斯不會,豐田章男恐怕也不會。

毫無疑問,在企業的自主權方面,誰也不會放棄核心技術研發的權利,哪個董事會的投票者們,都不會將產品靈魂的自主性拱手相讓。 因為這才是這些企業能夠走過百多年風雨最大的倚仗。

顯然,此時新舊造車勢力之間最大的矛盾已經不在於誰對誰錯,而在於兩個都對,但立場完全相左。 因而,不同的立場與相同的目標之間,不可避免地將會出現競爭。 畢竟,最終勝出者不會太多,因為誰也不願意每換一款車,就要重新適應系統。

而老牌車企如何做到大而不笨,在與更為靈活,視野更前瞻的科技企業的競爭中佔據優勢,才是下一個階段靈魂之爭中,更容易讓人感到刺激與期待的議題。



推動趨勢的,還有更多人


新造車勢力,其實之所以被稱為”勢力”,並不僅僅因為他們造車,更因為他們背後還有一股股的勢力。

是的,我說的是資本的力量。 如果說老牌車企的股份構成比例,早就已經固化,優質資產很難被新的資本所擁有,那麼新造車企業就是一個個尚未開發的處女地。 在去年的年初蔚來的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大關,顯然就是資本的勝利。

儘管目前蔚來市值已經跌落進了500億美元以內,但對於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公司而言,依然無疑是成功的。 當然,資本的照顧還會不斷催生出新的明星企業。 在2021年的全球車企市值榜單之上,美國的一家後起之秀Rivian憑藉894億美元的市值,站上了全球第六位的位置。



而排名第一的特斯拉,憑藉10900億美元的市值,成功超越了排名第二的豐田(2547億美元)四倍。 毫無疑問,在資本的世界里,牌子老不管用,車賣得好也不管用,新鮮而有亮點,還能迅速躥紅,才有用。 而有了大佬加持,有了錢,才有資格在技術的賽道上持續跑下去,從而贏得可能的,跑贏的機會。

除了資本之外,因智慧電動車而興起的全新產業們,同樣有為新造車加持的可能性。 比如,就在最近,幾乎成為中國所有電動車股東的寧德時代,宣佈將進入換電的業務領域,並推出了換電品牌EVOGO。 事實上,瞄準了這一塊蛋糕的並非只有寧德時代。 去年末,中國石化也開始新增了換電業務,蔚來也在幾乎同期與殼牌攜手共建換電站。

除此之外,在更早之前,還有更多人都已經介入到了電動車的配套專案中去了。 比如打造充電品牌,鋪設充電設備,製造雷達、攝像頭等等。 毫無疑問,這些因電動車的興起,為解決電動車痛點而催生出的產業,至少在目前階段,將無可爭議地全力支援新造車勢力的崛起。



當然,這些配套的產業也並非只認准新造車品牌。 畢竟,有需求就有供給,桌子上有兩張錢,誰也沒興趣去區分哪張是新造車給的,哪張是老造車給的。 只要能養活產業,只要能帶來利潤,那就是好造車企業。

所以,現在說誰能在這條新能源化,智慧化的賽道上站穩,誰會反撲,絕對太早。 畢竟,最激動人心的新、老造車勢力之間的纏鬥正在開場。

誰能贏,不知道,但我知道,會很好看。